Translate

Wednesday, 16 September 2015

记者来鸿:前线见闻—阿萨德并无倒台迹象

叙利亚难民潮令欧洲不堪重负。局势动荡难解,记者亲赴大马士革报道,反思战争背后有怎样的大国博弈?西方有否“失算”?外交努力还能否见效?

大马士革立刻就会、甚至中期之内即将陷落的预测都是错误的。大马士革感觉并不像一个即将倒台政权的首都。
我去走访过的那些政府控制的地区看上去既平静、且运作正常。比如国防部,层层重防之下,工作有条不紊。
阿萨德政权在大马士革部署了最强悍精锐的部队,因为守住首都非常重要。我接触的军人看起来士气不错,装备和武器打理精良。
大马士革战略意义最为关键的前线之一是内城郊区约巴(Jobar)。对反叛武装来说,这条防线也相当重要,因为一旦政府军突破,东部阵地古塔(Ghouta)将受到威胁。
政府军也必须控制住约巴,因为它关系到大马士革的心腹地带。总统府邸就位于士兵阵地之后两英里。
Image caption政府军固守大马士革,街头可见征兵广告
过去一段时间,组织最为严密的反叛武装之一“伊斯兰军”(Jaish al-Islam)从姑塔发起攻势、取得重大突破。如果伊斯兰军可以守住战果,大马士革周边战略局面即将出现转化。但是政府军也在反攻。也许,这只是战争中又一次潮涨潮落。
大马士革的叙利亚人抱怨城市缩水了。持续四年多的战争让许多郊区成了无人区。经济受到极大破坏,物价上涨了许多。
但是,经济仍在运转。农民带着产品到市场出售。从约巴前线驾车两分钟即能抵达的蔬菜批发市场仍然正常开门。
今年以来,阿萨德的政府军曾经遭受挫败。三月,伊德利卜陷落;五月,古城帕尔米拉落入“伊斯兰国”之手。
但是,阿萨德也有三驾马车作后盾:俄国、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。俄罗斯看来在加强对阿萨德政权的军事支持;真主党在与黎巴嫩交界处作战;伊朗提供重要的财政和军事援助。
Image captionBBC记者接触的政府军士气并不低落
富有的西方国家到现在才搞明白叙利亚邻国早就懂得的一个事实。战争输出麻烦、暴力和难民。叙利亚战前人口一半逃离战乱。八百万在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,成了家门口的难民,四百万离开叙利亚。
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希望,提供救援能鼓励他们留在原地。但是,杀戮仍在继续,难民对战争尽快结束的希望已经破灭了。很明显,他们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。
难民营和临时收容所的条件一向很糟糕。现在难民们还懂了,自己要在约旦、土耳其或者黎巴嫩的营地、棚屋中不知道要待多少年。
雪上加霜的是,向联合国机构领头的救援努力提供资金的国家大幅度削减捐款数额。世界粮食计划署最近将该地区每人每月救助预算从30美元减少到13美元,在叙利亚,这个数字是12.5美元。一个人、一个月,这点钱大概就够三个巨无霸吧。
联合国一位资深消息人士称缺乏资金是“疯狂、怪诞。”他说,过去六个月一直在警告捐款国,持续战乱、处境艰难早晚会将难民从中东推向欧洲。
Image caption叙利亚战前人口一半逃离战火
战争不结束,这种局面就无法缓解。
战争并没有被控制在叙利亚以内、而且还在继续激化、更加复杂。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(Staffan de Mistura)肯定肩负着世界上最为艰巨的外交使命。
与阿萨德政权交战的反叛武装意识形态纷杂,有宗教民族主义,还有“伊斯兰国”发起的圣战。反叛武装之间也经常互相争斗、拉帮结伙。西方国家认可、援助的反叛组织并不是最大、最有实力的。
让事态最为复杂的是,地区和世界大国也从对立双方插手战争。这包括俄国、美国、伊朗、土耳其、沙特、卡塔尔、阿联酋、黎巴嫩真主党、约旦和英国。
不足为奇,迄今为止所有的协商都以失败告终,各方都有自己的议程。有些互相对立,比如伊朗和沙特,其实就是在打一场代理战争。
Image caption阿萨德有三家马车支撑:俄国、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
俄国和美国在其他战争上观点也对立,不可能全力以赴终止叙利亚战争,或者,至少阻止进一步恶化。
从过去两个星期我走访的战场来看,远离叙利亚的政客们让交战各方达成某种协议的呼吁,成功的可能好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渺茫。
现在,战争动态对叙利亚至关重要,而不是政治或者外交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